

文化館
長生多麼沉重 2018-04-06 23:49聯合報 蔡佩芳
你能想像自己百歲的模樣嗎?開始規劃老後人生了嗎?
日本社會近來出現一個熱門新名詞—「老後恐懼症」。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到來,對老後生活的不安在日本社會早就隱隱浮現;但在日本政府喊出「人生百年時代」一詞後,這樣的恐懼心情似乎突然間變得十分清晰。
根據日本政府2017年高齡社會白皮書,65歲以上高齡人口為3459萬人,占總人口的27.3%,2025年高齡人口正式突破三成。日本政府將育才列為重點政策同時,去年度首相官邸正式開設了人生一百年時代構想會議。
喊出「人生一百年時代」,既是著眼中高齡民眾重新投入市場增加勞動力,也是喚起民眾意識,重新規劃長壽人生的各階段。琦玉縣政府為了推廣縣民盡早規劃退休樂活與發掘在地的魅力,日前還製作了「快樂的百年人生卅個故事」手冊發贈。
不過,日本女性雜誌ORANGE PAGE今年一月發表的調查數字顯示,僅僅一成的女性想要成為百歲人瑞,百分之六十五的日本女性根本不想要活那麼長。其中七成的人擔心老後體衰多病、五成的民眾則擔憂儲蓄能否應付漫長的老後人生。生命保險文化中心的問卷調查,也有八成六的民眾對年老生活感到不安。
這份沉重感不是沒有道理。日本政府三月底通過2018年度預算,歲出97兆7128億日圓,社會保障費用達32兆9732億日圓,吃掉國家預算的33%,而且還以一年膨脹近5千億日圓速度往上成長。民間研究機構調查,官方加上民眾自掏腰包2015年度整個社會的保障給付費用達114.8兆日圓,2041年將成長至190.7兆日圓。日本藥局總數近6萬間,比便利商店數量還多,這還不加計藥妝店的數量。
日本人平均壽命男性81歲、女性87歲;而國人的平均壽命也有80歲,男性76.8歲、女性83.4歲,人生一百年時代即使不在你我這一輩,也將是下一輩。
秦始皇追求永生不滅的生命,派徐福渡海求仙丹的故事,傳聞徐福東渡到日本,更成了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上古的人們竭盡全力追求長生不老,現在人們知道了長生多麼沉重。
順應本週議題之提問,請妳/你想像自己百歲的模樣,以及從現在開始規劃老後人生。
婷瑛:我個人認為,雖然我不知道當我年老時的模樣是怎樣,也不知道那時的生活型態又是怎麼樣,這些完全只能靠想像老年的人生。
關於從現在開始規劃老後人生,所有的規劃都能只算個假想,並不一定可以完全的實踐。我的老後人生的開始或許是在退休後(六十、六十五歲左右),也或許在那時的我對於種花花草草有更多的興趣與耐心可以在家裡的庭院栽培植物,也可以在家裡養一些毛小孩,和老伴每天帶著牠們一起去公園散散步,也或許偶爾可以和老伴一起去國內、國外玩玩走走…。
在思考的過程,剛開始對於老年人生的規劃有點迷茫、沒有什麼目標,大概能夠同理有「老後恐懼症」長輩們的心情,在我個人認為,去嘗試不一樣的事物,或許在老後人生比較有一些趣味性,活得久或許並非想像中的那麼沉重了。
博元:兩鬢皆白,風中殘燭。人家說年輕時多想想老後人生,這話說的倒也不錯!若是現在開始規劃,我會思考是要活得輕鬆,或是活得勞累。當然!一定是選擇輕鬆,在年輕時多吃點苦,設立個目標,使自己不至於至中年時仍毫無方向。而到中年時開始多多保養身體,使自己的身體不會常常入廠維修。老年時憑著青年、中年的努力,和子女共享天倫或是好好去享受人生。
怡君:當我百歲時,會是一個健康的老人。雖然不會無憂,但不會煩惱子孫的事,生活能夠自理,無需他人協助。我想在職場工作到65歲,退休之後開始旅行。旅行時,學習當地文化、技藝。不在職場工作、沒有旅行的時候,去當養老院、育幼院志工,陪年紀相仿的人聊天;和孩子分享人生故事。其他空閒時間,可以學畫畫、插花、編織、寫作。我想當個百歲部落客,把一生去過的美麗風景分享給大家、告訴大家這個世界很美。
茵蕎:用存到的錢去環遊世界、吃遍全台的美食、吃遍全台的美食、跟另外一半住在一間屬於我們的房子、養寵物當玩伴、做各種好吃的甜點和美食、開一間蛋糕店。
宸祥:我覺得自己應該是不會想活到一百歲,如果身體健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還好,那如果不健康呢,所以我覺得其實只要活得開心活到幾歲都沒差,養老的話我是想多賺的錢從現在開始存養老的錢吧。
毅庭:1.百歲模樣[壞處]:很多事情不能做,光要想做就頭痛,年輕沒顧好或是有缺陷,活到高齡就一堆病。[好處]:子孫滿堂,懂得事情有許多面,能看淡一切事情,一切不在那麼的大驚小怪,充滿智慧。 2.規劃老後生活;跟其他同齡的爺爺奶奶做晨操,空閒時去散散步,聊聊天,陪孫子說故事,每天固定吃藥,達到終身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