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2018-05-06 01:12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民進黨政府一手編導演的拔管大戲,不是鬧劇,也不是悲劇,而是一齣讓人看了感到恐怖的驚悚劇,恐怖於這個政府幾乎到了「無惡不作,無陋不為」的地步。

       管中閔是依法依民主程序而當選校長,但商議並決定動手拔管的,卻是一個未經民主程序產生並且閉門密商的九人跨部會諮詢小組,黑箱程序否定了民主程序,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跨部會小組前面有個名稱「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可見教育部最初是想以到中國違法兼職的罪名下達拔管令,但扣他「通匪有據」的紅帽子罪名遍尋不著,最後才改以違法兼職獨董的理由拔管,「你有罪是因為我指控你有罪」,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教育部指控管中閔違法兼職,但管到底違反了什麼法,證交法、公司法、大學法或公務員服務法?而且違法是犯罪行為,要擔負民刑事責任,但教育部指控別人違法,卻又拿不出法律依據,政府任意陷人入罪,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台大曾幾度去函教育部或公開聲明,管的兼職是依台大通案辦理,並未違反台大內規。而且遴選委員會也兩度開會,確認管的兼職獨董並無疑義,但教育部卻像是顢頇的法官,對當事人的辯詞與證據完全不予採信,反而根據一份不知由何人所寫的匿名法律研析意見作出拔管判決,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當事人的辯詞即使不應輕信偏信,但有那麼多與拔管案不涉利益衝突的校長、學者與法律專家,不約而同呼籲教育部適可而止,教育部卻聞雷聲而不驚,棄專家意見於不顧,卻輕信偏信那份根本搞不懂產學合作為何物的法律意見,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那些反對卡管拔管的人,多數都是心有所憂或心所謂危,但教育部卻把他們一律視為替管中閔護航的人,甚至是藍營中人或統派中人,政治分藍綠已讓台灣分崩離析,現在連教育也染藍染綠,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而且,明明是教育部想方設法要以政治干涉大學,結果卻變成教育部反控外界以政治干預教育,做賊的喊抓賊,滿腦子被政治制約的官僚,竟然誣指那些手中毫無政治權力的人在進行政治操作,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府院雖都撇清並未介入拔管案,但教育部並非獨立機關,而拔除一位大學校長卻是不可等閒視之的大事,閣揆與總統豈能放任教育部折騰百日而不聞不問?任其糟蹋一位大學校長,折損一所大學,最後祇不痛不癢說「我們還是尊重教育部的決定吧」,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但蔡英文為什麼寧可尊重教育部的決定,卻不願意尊重遴委會的決定?把教育部拔管那些官僚的名單,以及跨部會小組的名單,跟遴選委員的名單放在一起比一比,誰的決定應該被尊重,用膝蓋想也知道,但一國元首卻竟然作出相反選擇,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反對拔管的人已發起新五四運動,但民進黨政府會怕這些人鬧翻天嗎?當然不怕,喊打喊衝的八百壯士都不放在眼裡,遑論那些百無一用的書生?大學由你玩四年,學運由你鬧四年,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

黃榮村形容台大像魔戒,召喚了黑暗勢力,但有魔戒就有魔多與索倫,想到拔管案背後還有個魔多和索倫,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本週議題筆者的11個「這種事怎麼不讓人感到恐怖?」,妳/你認為哪個最恐怖?理由?

婷瑛: 1.一國元首卻竟然作出相反選擇。2.身為國家元首,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讓國家越來越好,如果當元首寧可尊重某一部門的決定,卻疏忽使國家利益、教育越來越好其背後所帶來的影響時,元首在作決定應該要深思熟慮。

    博元:教育部指控管中閔違法兼職。指控他人有罪卻拿不出罪證,依舊想陷人入罪,是以莫須有的罪名來扣人違法的帽子,其用意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此手法最為恐怖。

    怡君:教育參雜了政治。學校應該是讓學生理解事情不同面向並自主判斷是非對錯的地方。今天政治介入了,干涉了教育內容,是否會進一步的控制學生的思想,如同當年的戒嚴時期一樣?!

茵蕎:框起來的這個最恐怖,就像是之前大學生衝進立法院的事情,他們衝進去那麼多天,政府也沒有什麼作為就任憑他們,而且有人甚至不知道到底要幹嘛,也跑去湊熱鬧,就算上了大學就可以這樣鬧嗎?

宸祥: 政治干涉到學術界因為我覺得政治就應該和學術分開不應該綁在一起。

毅庭: 第三段那裡最感到恐怖 ,那裡說到「你有罪是因為我指控你有罪」,根本是子虛烏有的境界,想找人把柄,但也不能隨便亂找個結論,給個莫須有的罪名,如果換作是你,你是否願意被人這樣指控,將心比心。

 

© 2023 by Name of Sit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Social Icon
  • Twitter Social Icon
  • Googl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