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產業文化

 

​成立時間:2005年成立2009年改名

參訪人員:張婷瑛

       其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的台中舊酒廠,因都市發展及環保考量遷往台中工業區。園區座落於台中市後火車站附近,佔地5.6公頃,目前國內現存五大酒廠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歷史脈絡與現今:

      台中酒廠搬遷至台中工業區新廠之後,舊酒廠留下大片工業遺產與歷史建築,足以見證日治時期迄今的台灣製酒產業發展歷史,於是2002年7月獲台中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且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規畫為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之一-「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推展基地,定位發展成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

 

發展目標 :

       掌管全台各地文化資產相關業務的中央主管機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亦設立於此。其政策推展目標為:有效結合地方政府、大專院校、民間及社區組織,形塑完整的文化資產保護網絡,建構符合文化資產發展之生態環境,並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國際合作。

 

1916文創工坊:

       為活絡園區利其多元發展,落實「文創生活,生活文創」的理想藍圖,由專業團隊將舊廠房打造成「1916文創工坊」。目前園區內「1916文創工坊」齊聚視覺、工藝、傳統產業轉型、青年創業、音樂等各種類型之文創工作者,以「前店後場」的概念營運,提供民眾彩繪、金工、縫傘、織布或捏塑等多元體驗課程與客製化商品服務 。

 

​參訪心得:

       雖然這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離我們家非常的近,但是住在這快十年了,卻沒有進到裡面參觀,透過網路上搜尋的資料和參訪,了解因為有先前的歷史及建築的被保留,使我們得以看見歷史的建築,也透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對於這塊土地建築的規劃,發展成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讓臺中有一個這麼棒的觀光景點。
       在這個參觀的過程中,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鍋爐間」,進去之前根本不知道它是鍋爐間,我是因為它裡面有很多的藝術展示品,而被吸引進去參觀,後來看到牆壁上貼著介紹板才知道它原本是鍋爐間。裡面的作品和裝飾品都讓我覺得十分精采、很有趣。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不只是永續經營的象徵,省了重建建築的費用,也讓民眾可以有參與的機會,不管是欣賞藝術、了解此館的歷史、先前酒廠內的機器…等等,透過民眾共同美化、共同參與,甚至是展現自我,在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中,不僅是呈現當地文化,也是民眾親子一同參與的地方。

 

官網:https://tccip.boch.gov.tw/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fgDkXHUcw

 

交通資訊:

高鐵:

高鐵台中站下車,轉乘 33、82、101、102、125、166路公車。

 

臺鐵:

由台中火車站(後站)步行約12分鐘抵達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公車客運:

「臺中酒廠」站:

路線33、60、82、89、101、102、105、125、166、281、281副路公車,步行約2分鐘抵達園區

「第三市場」站:

路線7、9、12、18、20、35、41、52、58、58副、65、73、100、100副、107、108、131、132、158、200、284、285、700路公車,步行約5分鐘抵達園區。

自行開車:

國道1號
臺中交流道(里程178)▸往臺中▸台灣大道,往市區方向(右轉)▸五權路(台1乙線)▸過地下道 (左轉)▸復興路三段抵達園區,位於右側。

國道3號
大里交流道(里程209)▸連接台63線(中投快速公路)直行▸五權南路(右轉)▸復興路三段抵達園區,位於右側。

 

 

​參考資料:

園區介紹:https://tccip.boch.gov.tw/history
1916文創工坊: https://tccip.boch.gov.tw/Websitelink_1916

© 2023 by Name of Sit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Social Icon
  • Twitter Social Icon
  • Googl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