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輻射廢土堆滿福島 台灣得多看幾眼  2018-03-12 09:58聯合報 主筆室

       福島核災滿7年了,今年的緬懷聚焦於福島1廠吉田昌郎廠長的緊急搶救,及福島現場「技術研修生」遭剝削事件。有關7年來福島的重建過程也值得花蓮震災重建參考,官員硬體復原為主的重建思維,其實相當短視。

       先談吉田昌郎,他絕對是挽救日本的勇士。311時擔任福島1廠廠長,力抗首相菅直人、東電高層施壓,顧及1廠上千億台幣的身價,下令吉田不准往反應爐灌水降溫,但當時1廠已處在「電廠全黑」內電、外電全停狀態,爐心融解已可預見。吉田敷衍了高層指令,繼續往反應爐灌海水。

吉田的決定成為之後災害防救的典範。面對災難,必須尊重現場指揮官的決定,也必須支持現場指揮官的「斷然處置」。試想,7年前的311要不要灌水降溫?福島→東電→通產省→總理府的官僚系統逐級審查,再逐級核覆審查決定,回到福島1廠時爐心早已爆炸了。

       吉田以工程師的判斷,阻絕了上級政客的非專業判斷,付出了他個人2年後癌逝的慘重代價,但也讓人理解到尊重災難現場指揮官「斷然處置」的關鍵性。這個環節台灣有不錯的素養,莫拉克水災後,里幹事勇於承擔下達撤離指令,上級官員也支持基層指揮官的判斷,讓減災最大化。

       另個話題是東電引進越南勞工至福島現場擔任除汙工作。越勞是以「技術研修生」名義進入日本,循此管道得以在日本停留2年,因此,缺工的日本以此名義引進越勞是公開的秘密,尤其是危險、骯髒的工作,更是以研修生人力來充數。

       福島以研修生擔任清除幅射汙染工作引發軒然大波,關鍵在東電詐騙。東電告訴越勞是去非福島災區從事建築工作,但卻直送福島擔任除汙。越勞再想賺錢,對輻射偵測器不停的警訊也不能沒有怕死的反應。越南研修生事件震撼國際,恐難善了。

更讓福島難堪的,是1廠超過800公頃廠區,7成以上的空地堆滿了黑塑膠袋裝的輻射汙染廢土,至少堆了5層。這說明7年來必須移除的輻射土壤至今全無進展,汙染土壤沒去處,「客土」至今零進度。

       福島7週年復原對花蓮震災是面鏡子,重建倒塌建物容易,恢復災民的生活秩序、尊嚴則難得多。另外,台灣正要恢復福島等5縣核食進口,看到滿滿、無去處的輻射廢土,能不慎重嗎?

      請選擇一個議題(1. 福島1廠吉田昌郎廠長的緊急搶救或2. 福島現場「技術研修生」遭剝削事件),釐清其爭議處或其來龍去脈。

婷瑛:2. 福島現場「技術研修生」遭剝削事件日本311事件,導致福島的核能災害甚大,沒有人願意去福島擔任清除輻射污染的工作,而引進了越勞以「技術研修生」名義進入日本,循此管道得以在日本停留2年,越勞為了賺錢,東電竟是以詐騙的方式引進越勞直送福島擔任清除幅射汙染工作。

博元:廠吉田昌郎廠長的緊急搶救我認為是對的,所謂當機立斷。當時的1廠已處在電廠全黑,內電、外電全停狀態,高層仍顧及身價向下施壓,這顯然非常誇張。如果要照程序的話,福島1廠只怕早已爆炸而殃及無辜。以專業知識判斷需要灌水,但上級仍下令不灌水,雖然因為他的堅持,使得他兩年後罹癌身亡,但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傷害更低。

怡君:當一個負責人需要具備危機處理的能力,也要承擔下達指令的後果。如果當初廠長真的遵從高層指示,那後果是我們不能設想的。而責任歸屬是廠長還是高層呢?台灣莫拉克風災,里幹事也下達了撤離的指令,也降低了災情。上級官員也表示支持,在我看來,那是因為真的達到減災最大化,但如果不幸發生了意外,承擔責任的依舊是里幹事。上級長官或是政客很少會出來負責,雖說不是沒有,但利益擺在眼前,就如同首相菅直人、東電高層,顧及到廠房身價,而不准廠長灌水降溫一樣。

茵蕎:1.福島1場吉田昌郎廠長的緊急搶救:吉田敷衍了高層給他的指令,繼續往反應爐灌海水,也因當時1廠已處在「電廠全黑」內電、外電全停狀態,爐心融解已可預見,發生這種緊急事件做出斷然處置,如果要以平常的審查方式,福島→東電→通產省→總理府的官僚系統逐級審查,再逐級核覆審查決定,回到福島1廠時爐心早已爆炸了。吉田以工程師的判斷,阻絕了上級政客的非專業判斷,也讓人理解到尊重災難現場指揮官「斷然處置」的關鍵性。

 

宸祥:我覺得有時候政客並不是那些專業人士,但又愛說一堆廢話,與一些亂七八糟的命令,還好那時吉田昌郎廠長並沒有聽那些高層的話,要不然災情一定會更加慘重。

毅庭: 2.福島的技術研修生,只是名自講得好聽,事實上都是做當地人都不敢做的事,想要讓破壞的環境好起來,卻剝削其他外來人民實在是不太恰當的做法,日本人想法點子都很多,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不應該把自己不喜歡的是丟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畢竟這些越南外國人都還有自己的家庭,為何不想想如果他們的家人失去他們會帶來什麼後果,這些技術研修生大部分都是家裡的支柱,希望日本政府能在體諒這些外國人,對他們跟自己人一樣好,要有天下人都是自己的家人這樣的想法,只要有這個想法,問題一定能被解決。

© 2023 by Name of Sit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Social Icon
  • Twitter Social Icon
  • Googl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